封面照片
HDD | 遇水而柔,逢道則剛——上海智慧島數據產業園孵化器
image ? 華都設計
所有圖片及文字來源:上海華都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上海智慧島數據產業園作為上海市市級規劃建設項目,是崇明建設成為全球首個5G生態島的重要引擎。園區主要聚焦國內外總部經濟,包括智慧產業研發中心、文化創意設計中心、大數據深度開發中心等先進產業,總面積達10平方公里,以生態環境為基礎,以政策聚焦為亮點,以人文服務為保障是產業園發展的源動力。園區主要由總部大樓、孵化器、商業中心以及人才公園等功能空間構成。其中,上海智慧島數據產業園孵化器是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的創客空間,依托崇明陳家鎮綠色生態基底,秉承生態文明的先進理念,吸引智慧型人才筑巢。
人與城市和自然共同構成了有機生命體,城市建設就是人類智慧和自然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人工化與自然化的理性整合正是建筑設計的核心議題。唐代畫家張璪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給我們以啟示,“師法自然,意行人工”亦成為一種營城之道。
上海智慧島數據產業園孵化器位于上海市崇明島,東至瀛湖路,西至富創河,南至富創路,北至層海路?;靥幱诔擎傔吘壟c大片農田、濕地的過渡地帶,遇水逢路則柔剛并運,項目設計在應對外圍自然與人工環境不同采取外剛內柔的空間應因策略。因此,“遇水而柔,逢道則剛”成為本項目的設計理念。
上海智慧島數據產業園孵化器通過外剛內柔的設計手法處理建筑與城市界面的對話關系,沿街的立面呼應城市規則,剛直而秩序,回應城市公共空間的嚴肅表情。
建筑內院通過柔美曲線形成富有活力和動感的城市半公共空間,與外側的嚴肅表情相反,內院空間強調了孵化器的活力性和多樣性。通過引入地塊一側是水景為內部的動力催化劑,所謂:遇水則柔,逢道則剛。
項目由5幢多層建筑單體組成,建筑的使用功能,主要分為兩大類型:孵化辦公區和配套用房區。5棟樓圍合成院落。在二層的高度,設有大平臺連接各建筑單體,各不同功能分區可在二層平臺處進行聯系交流,提高辦公區友好協作的氛圍。每棟樓的屋頂設有景觀庭院以提高基地的景觀環境,也為地區景觀環境增添魅力。
底層內庭院設置橢圓形中央大草坪,各棟建筑底層均有開口通向內庭院,二層大平臺中部挖空,可俯瞰底層中央大草坪,大平臺靠近建筑的部分也都局部挖空,使底層的綠化系統可在垂直方向向上滲透,形成一個多維度的立體景觀。
以“綠”、“島”、“智”為出發點,在建筑內部構建新的表皮,新的肌理以“點”、“線”、“面”的形式語言表達,以實體的空間形態呈現。通過精煉后的自然造型元素,大堂采光天窗射入室內的光線,也點出了生態文化元素的設計重點??坍嫵鰤γ嫘嗡朴跀荡a矩陣的肌理造型,來表達抽象的智慧元素。
小貼士
標簽收藏可以有利于您以后的內容分類管理
->進入收藏管理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