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照片
所有圖片及文字來源:aYa阿尼那建造生活
鄉土的“城市”——工業區作為城市化的一個階段,從鄉村空間巨變而來,從而割裂了地域文脈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有責任的環境建設,應該修復這種斷層,把鄉土的環境質量因人們與自然融合為一體的本能帶回廠區內。同時也因為主要的使用者——打工者大多來自鄉村,工廠環境的鄉土氣息能夠為他們帶來故鄉的撫慰,平衡機械的勞動和簡單的人際關系所形成的心理抑郁和緊張,增進身心健康。
綠色作為形象——杜絕夸張的形式和膚淺的裝飾,用優越的環境和務實的態度作為企業內涵的象征。
生態——盡可能減少建筑和生產活動對環境的壓力,在諸多方面為城市的環境提供支持,例如合理開放的公共空間;為動植物生存提供的良好環境;產出材料如木材、水果、鮮花等;利用竹林根系做灰水的自然降解等。
環?!脗鹘y智慧和成熟的現代技術手段,減少能耗和環境污染,例如自然方式的空氣調節系統,合理利用自然采光和遮陽系統,合理利用太陽能提供生活熱水及公共照明等。
低碳——作為一種生活態度,而非僵化的指標,提倡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的樸素節約,并在環境、空間、和設施功能上提供此目的一切便利。
工作即休閑——不把工作作為枯燥和壓力的負擔,而是融合休閑功能和工作機制于一體。讓工作者快樂地工作,輕松地工作,健康地工作,通過提高快樂指數提高工作效率。
一切為了“人”——人是企業的主體,建筑和環境營造的主題始終圍繞人來展開。人與自然不可分割,在改造環境的同時,也利用環境改造人。為人即是為自然。
相關POST
小貼士
標簽收藏可以有利于您以后的內容分類管理
->進入收藏管理頁。